单身经济”悄然升温
单身经济,是指由单身人群非常注重生活质量,崇尚高消费生活而带来的商机。除了单身公寓、单身套餐持续红火外,其它产业纷纷针对单身人士推出了“一个人的经济”。
据一次名为“中国单身报告”的调查显示,从京、沪、穗、深等16个具有代表性城市抽取的1024个有效样本中,不经考虑就购买奢侈品的单身消费者占28.6%;16%的人至少每周去一次酒吧、KTV等夜生活场所;31.6%的人每月的最大开销为自我娱乐消费或聚会等社交消费,为未来储蓄保险的只有5.4%。这表明,现今的单身人群非常注重生活质量,崇尚高消费生活。除了单身公寓、高素质的单身交友网站和俱乐部持续红火外,强调“生活保障”和“风险防范”概念的商业保险,以及以教育、养老为核心的理财险种应当都是非常适合单身贵族的对口产品。
最近,广东省妇联举办了“华人社会和谐家庭论坛暨第九届全国家庭问题学术研讨会”,会上就目前都市单身青年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考察,并提出:我国将很快迎来“第四次单身潮”。
“第四次单身浪潮来了。”在研讨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陈亚亚在提交的大会论文《都市单身女性的生存状态考察》中提出,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明显比“单男”多,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则成为这些单女们主动选择单身的最大动力。
由“被单身”变成“主动单身”
每天按时作息,早上可以起早去散步或者跑步,自己准备早点,之后听着音乐收拾家里的杂物,白天可以进行自己的工作;培养一两种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健身;养些小宠物……如果你长期重复地进行着上述行为,那么你就是单身一族了。
单身,按照百度的解释是指一个人成年以后仍然是一个人生活而没有配偶,可以是从没结婚的,也可以是已经离异的,还可以指丧偶的,而现在已经引申为没有男(女)朋友,也是可以称为单身的。现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女性自主意识的提升,第四次单身浪潮又波涛汹涌地来了。
据了解,这次单身潮有些特别,不是被单身,而是主动单身,主角则是女性。单女们开始反思传统婚姻中的女性角色,对传统性别角色作重新审视后的女子更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我问过已婚的闺蜜,婚前快乐还是婚后快乐?她们的反应都是沉默……然后我就想,人生苦短,要好好地、明明白白地活。”在单女们的心中,爱情与婚姻成了负担。
单身生活各有各精彩
对于主动单身的单女们来说,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宣言:婚姻不能靠凑合,单身可以更精彩。
马小姐 27岁 外企白领
当被问到主动选择单身的原因时,马小姐说:“想先享受一下自由的生活。因为现在女孩子都比较独立,比如出去玩什么的也有好朋友或者闺蜜相伴,没有必要非要找个男朋友陪着自己或者怎么样,反而一个人的时候会比较舒服一点,也不受别人的束缚。如果有男朋友,就必定要配合对方,很多东西需要和对方进行磨合,也会牺牲自己很多自由空间。”
郑小姐 28岁 编辑
与马小姐渴望自由不同,郑小姐就较为“以事业为重”。她说:“传统归传统,现在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尤其在大城市,可能女生更多的会考虑一下自己的事业规划、发展,27、28岁不结婚还是挺正常的,还是不能因为年龄到这边了,就必须要迫于传统的压力去谈恋爱或结婚,我觉得没有必要受年龄的限制。”
李小姐 30岁 翻译
李小姐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学习,和朋友购物娱乐,单身生活同样精彩。她说:“因为家庭压力不是很大,所以基本上投资方面也都是在一些学习上,有可能拿出将近一半的钱来给自己充充电,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可能拿出剩余部分的一半的钱来为自己买一些衣服、护肤品,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漂亮一些,更有信心一点。”
发展事业成为最大动机
有调查显示,30.35%的单女在“攒钱买房”,比例超过了“买衣服和美容”。从单女们的网上讨论来看,单女多有买房计划,因为它“真的能给女人带来安全感,那种安全感不同于对男朋友或老公的依赖”。据了解,由于没有家庭拖累,单女可以更多地将精力用于事业,“事业为重”正成为单女们的共识。
有专家指出,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也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一个封闭社会向一个开放社会转型。而在转型的过程中,社会观念也在随之变化。但是,中国的社会在这样一种转型过程中,传统的观念还是占主导的。“人们习惯站在男士角度来讲,一般的是习惯找一个相对于自己来讲是一个弱势的女士作为自己的伴侣,作为女士们来讲,一般的情况下都希望找一个强于自己的男士。”于是,传统观念就同现实发生了冲撞,那些对传统女性角色进行摒弃或者对传统婚姻模式重新审视的单女,通过自己的反思和生存实践,正在挑战主流的婚恋制度,证明拒绝传统的女性角色,比如妻子或母亲后,人生也许会更加自由和精彩。
上一条:
隐婚 婚姻在生活中潜伏下一条:
年龄差3岁、1.5倍月薪差 夫妻有黄金比例?